讀者如發現連結文件失效,請留意見。本人會盡量復修。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中忙毒

突然想到這篇文章,一篇由專欄作家畢明寫的“中忙毒”,刊於2007年8月20日的蘋果日報,轉載給大家看看。

香港人極度滿足於無時無刻在說自己很忙的狀態,閑著就是沒出息,這是沒有閑心的表現。


以下是畢明的文章:

中忙毒

一個香港人平均做多少份工?一份半至九份半不等吧。

一份正職,炒股票炒樓炒外匯總之炒賣點什麼(記著,那是正職),另加半份工作,為的是每月準時有薪水供應那份「正職」繼續營業。又可能同時兼職、傳銷、秘撈、找外快、上拍賣網搵錢,一個人有一間獨資無限公司兩間與親人朋友合夥的有限公司三部手機五個電話號碼七個電郵地址九張欠債纍纍的信用卡。你累不累煩不煩?

進取當然好。賺多點錢更好。

現代城市姿態,是消費消費消費,奮不顧身刺激經濟,於是疲於奔命地忙忙忙。為了買,不停賣。賣力賣時間賣才能賣低能賣交情人情感情甚至愛情,賣笑賣尊嚴賣健康賣肉體賣靈魂賣到賣無可賣赤字面無血色。工作與休息,搵錢與親情和收支平衡沾不上邊,有朝一日全體追數要你本利清還孽帳,斬倉都唔掂。快樂指數由牛皮偏軟變成不斷尋底。

身心家庭朋友同事五倫關係不停OD,人生忙得忘了QC。

因「斷正處長」而高速成名的Coco,譁眾地盡賣她貨尾可取的寵,聊博最後一點餘暉,短、中期目標不怕告訴你──是錢。

娛樂圈的 Twins,日做夜做好趁青春留錢鬥後,奮鬥目的是──荷包肥脹多一點。

金魚缸騎蠻牛上熊背坐死亡過山車七情耗盡的各路人馬、名利場錙銖必較心有千千結的大小單位、街市十二金釵、油尖旺十三太保、寫字樓姐仔、茶餐廳外賣仔,人生的第一志願問心個(音(果))句──$$$。

大政府小市場中國熱大前提惟有經濟。

大陸的說法是「先發財,再發情,後發昏」。

為錢忙,當然。無可厚非,天公地道。那個虛偽精要搖旗吶喊說不在乎財富的,Sure,no problem,你閣下咁脫俗出塵,記得盡量把錢都捐給慈善團體造福人群(或如我的俗世凡人)。香港,一地都是上產勢利、中產膚淺、下產愛財。

但忙,不等如成就。

香港人很怕告訴人「我不忙」,好像這三個字有毒一樣,會死;好像這三個字很羞家,會眾叛親離,因為不忙碌暗喻自己「冇野撈」、「唔重要」、「唔多掂」,以為扮忙扮勁扮多瓣數扮日理萬機,等如很掂很多野撈(查實除了許留山,誰要那麼多野撈?)。於是很多傻瓜全天候人前人後裝假狗,起碼也裝假忙。多戇居。扮野已經夠戇居,還要扮忙!那麼低層次。要扮都扮靚、扮鬼臉、扮大牌,才productive。

明星歌星稍事休息休假,立即被判事業危機。救命。人家有本事唔do、調節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節奏得唔得?

說穿了是「安全感」三個字作怪。有本事有信心有安全感,何須此地無銀舉起閃燈招牌大聲疾呼「冗員不是我、閒人也不是我」。

是時候發現忙和成就不必聯繫應該脫勾。

請注意,有資格說停、say when的人才有福有型又富有。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有能力不忙而不慌,才是成就。

賺足夠必要時有本事唔撈的本錢,就夠了。當然,你可以開天索價,繼續搵自己笨。


港式「OT」文化歪風
預防「忙碌」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